汉学家与艺术家:华东师大外籍教师大爱中国文化-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汉学家与艺术家:华东师大外籍教师大爱中国文化-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中文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 / 发展聚焦 / 正文

汉学家与艺术家:华东师大外籍教师大爱中国文化

2021年07月09日 卓越学术

卢逸凡,来自法国,法语名字是ivan ruviditch。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的他,求学工作期间在中国生活了十余年,曾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从事文化交流工作,曾任上海师大人文学院副教授,并在2019年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白玉兰纪念奖”,现在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研室的副研究员。

卢逸凡教师给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上课


双重身份,汉学家的导演之路

汉学家是卢逸凡最重要的名片,在华期间,卢逸凡陆续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就职,以学者身份促进中法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上海高校与法国高校的各类合作项目。

2019年,他加入华东师大中文系,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教研室的一名外籍教师,参与了华师大中文系与德国哥廷根大学世界文学专业交流项目,为德国留学生开授中国文学课。“我希望从海外汉学的维度来跟大家交流古典诗词,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除了汉学家之外,卢逸凡还有个“隐藏”的身份——导演。在上海师大教书时,卢逸凡牵头建立了一个国际戏剧工作室,吸纳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中的戏剧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舞台指导,排演文学性和艺术性比较强的剧本。2018年,他与该戏剧工作室的主要成员联合创办了专业的艺术性戏剧创制平台——元剧场。今年,卢逸凡也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作为复排导演,执导了当代剧目《黑鸟》,演出备受好评。

汉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让他打通了传统文学和戏剧之间的壁垒。“戏剧跟我研究的古代文学中间有很多桥梁,中国的戏曲里有很多的诗词,语言也非常接近诗词,戏剧可以让我回到中国古代文化。” 2017年,卢逸凡和中国的编剧合作,改编了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思考和现代舞台风格,中西合璧,达到了戏剧美学的新高度。

卢逸凡和《黑鸟》剧组排练


文字与诗词,中华文化魅力十足

对于一般的西方人而言,中国文字作为象形文字,是最神秘的、最引人注目的东方符号之一,耕耘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数十年,卢逸凡对中华文化的魅力还有着更加深入的看法。

“我觉得中华文化的魅力不仅仅在文字,更容易体现在诗词方面,中国古代诗词一直在使用隐喻,看上去在讲画面讲风景,实际上内在全部都是感情。”在卢逸凡看来,欣赏诗词,要突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局限,上升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从而更好地解读诗词背后的东西。古代诗词中常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这些都是西方文学中不太常用的方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入手,探究两者的异同之处,让卢逸凡乐在其中。

“我觉得是中文中最特殊的就是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很多古诗词,比如王维的诗、李白的诗,乍一看根本没有提到情感,但读到最后一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会突然发觉,全部都是情感。”这种“寄情于中,意在言外”的含蓄风格和顿悟之感,正是追求留白的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卢逸凡教师和华东师大学生讨论中国文学


文化交流,作为“桥梁”责任重大

随着世界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发频繁,作为旅居中国的法国人,卢逸凡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世界聆听中国故事,感受中华文化。

要做好文化交流,信达雅的翻译必不可缺,卢逸凡与中华文化结缘,也是源于优秀的翻译作品,翻译家和汉学家是中外沟通的重要桥梁。

桥梁固然重要,但卢逸凡觉得,要想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首先需要夯实中华文化的国内群众基础。“一个地方的文化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生命力、有活力,在本地的价值凸显出来了,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走出去。”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百花齐放的地域,“我们应该支持文化产业和艺术教育,鼓励年轻艺术家开拓,有剧场、展览、电影、读书会等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这样当地的文化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带动和辐射周围地区。”

除此之外,卢逸凡还指出了三个关键词——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中国人民真正喜欢自己当地的作家、艺术家、舞蹈家,欣赏、尊重自己独有的文化,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出去。”

对于卢逸凡来说,上海这个城市已然成为了他的第二故土。客居上海的岁月,让卢逸凡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发展非常快,大二来留学时,上海南京西路的木头房子还在,但现在陆家嘴的高楼鳞次栉比,社会福利也越来越好。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开放包容、贯通中西,我有一种熟悉感。”

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买一杯咖啡,在灯火昏黄的桌前读一卷诗文,在五光十色的剧院导演一场戏剧,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潮流,在卢逸凡的身上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他与中国、与上海、与中华文化的故事,仍在继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