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华东师大交出“卓越”答卷-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中文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 / 发展聚焦 / 正文

立德树人,华东师大交出“卓越”答卷

2021年10月10日 成就巡礼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践行“育人、文明、发展”的使命中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着力培育具有敬业精神、实干能力、家国情怀和全球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以陶冶品性、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为导向,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达成为中心,扎实推进卓越育人工作,加快构建以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五年来,学校将崇尚真理、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


立德树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凸显实效


  如何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色和综合性大学优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华东师大持续优化“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以“五育并举”为实施路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堂上,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师生在“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中接续奋斗,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整体改革示范校、领航高校,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高教序列师范院校唯一)。

  “小教室”怎么变成思政“大课堂”?在贵州普定、新疆天山、云南寻甸建立课程思政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明白“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切含义;统筹多学科师资打造“认知中国”系列国情教育课程,以“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理解;组织拔尖学生开展“四史”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行走中体会“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以科研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和延安大学组织师范生开展“从石库门到宝塔山”游学课程,通过专家讲座 实地学习 教学设计 微党课视频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强化使命驱动,拔尖项目学生开展“四史”情景式教学

  而课堂外的天地更加广阔。学校不仅建设了“青史杯”全国历史剧剧本征集大赛暨历史剧展演、“非物质文化传承”校园活动、“大夏舞台”等传统文化育人品牌,重点打造的“经典阅读校园主题活动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还入选全国高校首批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学生社团“岗拉梅朵”藏文化社荣获上海民族团结进步标兵集体。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入选全国资助管理中心“优秀单位案例典型”名单。坚持因材施教,针对港澳台生开展国情教育,做法多次被教育部和上海市选作典型。

立德树人,华东师大交出“卓越”答卷-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教育学部,探索形成了以“影子校长”为重点、“五个一百”(每年组织100名学生做一次“影子校长”,指导100个课外科研项目、开展100项专业性公益活动、实施100个创新创业项目、支持100个学生社团活动)相互支撑、在实践中育人的未来教育引领者培养模式。

  “幸福之花”也在师生们的心间绽放以积极为导向,以幸福研习为抓手,着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既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连续四次被遴选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打造‘幸福促进’心理育人模式培育积极向上健康心态”项目入选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以本为本”,建设本科专业“卓越育人”模式


  华东师大立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成立拔尖与卓越学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课程体系,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以思维为导向打造金字塔型通识教育体系、以前沿为导向革新专业教育课程内容;深化导师制改革,强化学生的高质量学术体验;扩大交流合作投入力度,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

  化学拔尖学生陈子晗和团队成员一起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离子掺杂的荧光纳米材料,这种材料可制成发射蓝色和绿色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并进一步发现该荧光探针可应用于葡萄糖的检测,该项研究已在化学sci期刊talanta上在线发表,该成果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仅20席,上海唯一高校),并在闭幕式上作大会报告(全国仅5席)。

  他只是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成果的一个缩影,学校一直坚持把拔尖学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引擎。实施完全学分制,开放课程和科研资源,实施全员导师制、小班化教学、进阶式学术训练,建立荣誉课程制度,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7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个项目获批开展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要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胸怀国家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反思创造、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卓越人才,还要抓住课程这个基本载体。学校打造“金课”,新增220门国家级和省部级优质课程;成立教材研究院,编写出版227部具有特色优势的专业教材;凝练成果,6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分层培养、多元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路径。“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有16个大类招生专业,涵盖41个本科专业。出台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意见和一流本科专业提升计划,健全建设-评估-调整机制,3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停招11个本科专业。


追求卓越,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强化研究导向、前沿导向、质量导向,初步建立起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围绕价值塑造、知识创造、思维提升、能力达成、精神养成五方面要素,以形象、逻辑思维,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为育人规格标志,树立“教学学术”观,实施建立科研卓越与课程卓越、育人卓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作为新开设“智能教育”博士实验班的一员,高峰与其所在的“快乐机器人”团队,以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情绪感知与支持系统研发为抓手,以人工智能方法和计算机理论研究为驱动力,深度结合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制定了利用“心理 ai”技术识别响应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框架和应用开发。这是华东师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团队指导、不拘一格培养卓越研究生的体现,迈出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步伐。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形成卓越研究生育人新模式。

  建立一级学科统一培养规范和标准。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优化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实行以一级学科为单位分配招生计划,健全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博士生指导教师学术研究活力值测算、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充分调动导师学术研究和人才选拔积极性。落实硕士生招生一级学科自命题, 既重视基础知识、能力、素养考核,又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按照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统一培养规范和标准;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学位评定委员会、设立责任教授制度,健全责任体系,在招生计划分配、培养方案制定审定、异议学位论文质量审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关键的作用。

  深入推进改革,重塑卓越育人规范。按照世界一流卓越育人标准,深化研究生课程卓越、教育评价、卓越育人、专业学位等专项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及九大行动计划、“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招生质量 ,提高博士生津贴待遇,做好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培养锻造卓越人才。黄昭鸣教授带领的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团队,立足我国言语听觉障碍患者的实际需求,对接学科建设国际标准,紧跟国际健康理念发展,探索并创建了言语听觉康复科学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和达成,培育出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卓越人才。强化科研育人作用,深化科教产教融合,以学术卓越引领育人卓越。实施未来科学家和优秀学者培育计划、优博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等系列改革计划,一批优秀博士研究生脱颖而出。

邓书金在强关联超冷费米气体动力学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上

刘凯揭示了陆海微塑料大气输运和跨水层沉降模式,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张润曦、石春琦科研团队近五年共指导120人次研究生参加全国集成电路学科竞赛,屡获佳绩,竞赛成绩位列全国高校顶尖水平

  邓书金在强关联超冷费米气体动力学研究成果发表在 science上,获王大珩“高校学生光学奖”。刘凯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0篇顶级(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论文,其聚焦于海洋塑料垃圾源汇过程,揭示了陆海微塑料大气输运和跨水层沉降模式,填补了该领域空白。赵文祥聚焦治疗癌症和炎症的抗体药物研发,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赛和第六届“创青春”大赛金奖。

  部分重大学科赛事保持国内领先,2016-2020年,研究生团队摘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5项,一等奖获奖总数曾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3项。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华东师大研究生获得4项金奖。

  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体系进一步完善。2019年学校获批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初步建立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制度,自主审批增设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

  “十三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共撤销了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经济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以及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等学位点,增设了法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美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通过学位点动态调整、全国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学校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学位授权体系。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1个。


培养教育家,卓越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升级


  如何培养“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好老师?华东师大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和优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学校先后实施两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致力于师范生 “德业双修”,打造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层次。相关建设成果《德业双修: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与创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怎样培养师范生?学校积极回应教师教育发展需要,为培养卓越教师建立高效的教育平台。依托孟宪承书院,持续强化未来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养成,相关实践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坚持将教师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成立实体教师教育学院,汇集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层次,构建理论修习、学术训练、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孟宪承书院相关实践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

  构建全面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育德和育人研究等方面保持开放性。以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12个师范类专业参加师范类认证,汉语言文学和特殊教育专业被遴选为全国打样专业,7个专业通过认证,位居全国前列。首创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建设数据驱动下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机制。发挥特殊教育专业全国领先优势,独创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三融合”模式,推动我国高校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教育康复学、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发展。

  目前,学校师范生培养领先整体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教育硕士项目在首轮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为a ,教育博士学位授予水平持续提高。


变革"新引擎",创新创业教育全力出击


  stem教育、基因抗体治疗、单光子探测激光雷达、生态系统修复、言语康复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的解决方案……这些有社会担当、聚焦现实问题、跨越多领域的“前沿”科创成果,是华东师大创新创业教育图景上的剪影

  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创新创业“新引擎”推动教育变革和教师教育变革,系统构建课程-训练-竞赛-实践-文化“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为了让“创新思维”的种子“生根发芽”,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协同优化,给足充分的“阳光雨露”。全力打造“1 3 x”进阶式课程体系,新建《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创业者人格教育》《创新思维训练》等25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超快光学成像实验室、kdl实验室等21个创新创业实验室。常态开设海内外创业训练营和创业实验班,建设“ecnu创新创业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精准引领师生创新创业行动。

  建立高水平竞赛训练及培育机制,在各级各类重要竞赛中成绩斐然。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全国金奖4项、银奖6项、铜奖9项,连续三年荣获金奖(两次位列上海第一、一次第二),2019年成绩并列全国第六、上海第一,三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奖(上海唯一)。

  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1次捧得“优胜杯”;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赛金奖2项,2次捧得“优胜杯”;获第六届、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大赛金奖共3项(均为上海唯一),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优秀论文”。2019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宽严并济,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更加健全


  教师评价机制是撬动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质量观,建立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达成为中心的质量评价制度。实施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三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激励教师的崇高使命感,增强教师岗位责任意识发挥非常重要的制度保证作用。

  建立校外评估与校内评估相结合的专业评估制度,研制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版,在所有本科专业(教学点)、学科实行责任教授制,调研、诊断、规划、评估专业(教学点)建设质量,监控学位论文和整体培养质量。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位居内地高校第16位。


【成就巡礼迎校庆系列】


  1. 华东师大“十三五”学科建设成绩喜人 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 以“三个体系”建设牵引!华东师大文科科研高质量发展

  3. 华东师大以卓越学术提供科技强国重要推动力

  4. 立德树人,华东师大交出“卓越”答卷

  5. 强国路上,华东师大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6. 华东师大以国际化战略提速双一流建设



文|吴潇岚来源|教务处 研究生院 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创新创业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编辑|吴诚薇 编审|郭文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