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东锋:“集大成”与“知天命”-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苟东锋:“集大成”与“知天命”-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中文

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凯发官方手机版下载 / / 媒体关注 / 正文

苟东锋:“集大成”与“知天命”

2024年09月24日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年。明版彩绘绢本《圣迹图》绘制了孔子生平的一些主要事迹。其中,第五幅描绘了一番“俎豆礼容”的生动画面:

  处于中间的少年孔子身穿礼服,立于“俎豆”这一礼器前;旁边有一小儿朝孔子附耳低语,好像在商讨什么;其余多数小孩则虔诚地向孔子方向作揖。画面左上角有一则赞文:圣父嬉戏,俎豆是持。登降俯仰,有容有仪。不学而能,不闻而识。化洽群童,名传列国。

  画中的游戏创意,很可能与鲁国大环境相关。鲁国是西周开国元勋周公的封国,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他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又制礼作乐,奠定“成康之治”的基础。周公摄政六年,国家转危为安,即还政成王。为了表彰周公,成王允许其封国行天子礼乐。由此,鲁国成为诸国中保存周礼最为典型、完备的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前540年,晋国大臣韩宣子代表晋侯来朝贺鲁昭公继位,并修盟通好。韩宣子受到礼遇,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目就是请他观览鲁国秘府所藏的《易象》《鲁春秋》等珍贵典籍。韩宣子观书后感慨: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一种古今断裂,延续1000多年的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花果飘零。韩宣子来鲁国参观那年,孔子11岁,正是玩“俎豆”游戏的年纪。卫灵公曾经询问孔子打仗的事,孔子这样回应:“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通过青少年时期的主动钻研,孔子对礼乐文化的理解得以超出一般层面,为后来“集大成”创立儒家学说打下了坚实基础。

  儒学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也一再告诫弟子,道并不能理解为某种外在于人的力量。相反,力量来自人本身,是人的力量成就道的威名。在此基础上,经过儒学数千年的教化,天命观逐渐成为支撑古代中国人心灵的一种基本结构。

  儒家的天命观,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把握生命的正确方向,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经历努力拼搏的实践后,所开启的一种对自身与世界的理解方式。

  当一个人“知天命”后,就会有两方面的收获:一是对于世俗的成败以及他人的评价不会太在乎,可以做到“不动心”,进而恢复一种内心的宁静;二是“不动心”并不意味着躺平或者放弃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丢掉负担、轻装上阵,恢复生命本有的力量。

  显而易见,儒家承认天命,并不是要求直接听天由命,而是尽人事后所认识到的一种境地,是充分融汇人的主观性后所见到的一种客观性。这种主客融合的状态就是“天人合一”。




作者丨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郭文君




网站地图